新能源汽車保有量 2025 年達到 4378 萬輛,充電樁 2025 年保有量達到 1990 萬臺。截至 2021 年,國內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 784 萬輛,預計 2022-2025 年新能 源車銷量有望繼續(xù)維持高速增長態(tài)勢,預計 2025 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 4378 萬輛。
充電樁保有量 2021 年達到 262 萬臺,車樁比為 3,2018-2021 年車樁比持 續(xù)下降,由 3.36 下降至 3,預計 2022-2025 年車樁比進一步下降,雖然《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(fā)展指南》中提到的建設目標是車樁比為 1,考慮到充電樁建設的難度和新能源車銷量較大,現(xiàn)保守估計 2025 年車樁比達到 2.2,充電樁保有量將達 1990 萬臺,相比 2021 年的 262 萬臺充電樁保有量,未來三年充電樁仍有 1728 萬臺充電樁的缺口。
01、2025年國內充電樁市場有望突破1000億元
2025 年全國新增充電樁有望超過 702 萬臺,充電樁市場規(guī)模在 2025 年超過 1000 億元。國內 2021 年新增充電樁保結構為私樁 64%、公共直流快充樁 15%、公共交流樁 21%的比例。2022 年和 2023 年國內二三線城市銷量占比提升,對應的隨車配建充電樁持續(xù)放量,2022 年和 2023 年私樁比例提高至 70%,遠期來看私樁比例受小區(qū)物業(yè)、私人停車位有限影響有所下調至 68%,根據(jù)政府規(guī)劃直流快充樁將在 高速公路、交通樞紐和工業(yè)園區(qū)等大規(guī)模建設,占比提升至 19%,滿足高滲透率下電動車用戶出行的需求。
假設目前私人充電樁單價為 0.2 萬元/臺,公共交流樁為 0.5 萬元/臺,公共直流樁為 4.8 萬元/臺,2022 年市場空間為 219.77 億元。2025 年充電樁的市場規(guī)模達到 1070.18 億元,其中直流快充樁占 89%,2021-2025 年的 復合增速達到 86%。
02、海外充電樁未來需求較大
海外新能源汽車保有量 2025 年達到 2897 萬輛,充電樁 2025 年保有量達到 1906 萬臺。截至 2021 年,海外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到 752 萬輛,預計 2022-2025 年海外新能源車銷量有望繼續(xù)維持高速增長態(tài)勢,2025 年新能源車保有量達到 2897 萬輛。假設海外隨車配建私人充電樁比例達到 60%,海外充電樁保有量 2021 年達 到 500 萬臺,受歐美市場公共充電樁建設不及預期,2019-2020 年車樁比有所上 升,隨著歐美政府充電樁補貼政策相繼頒布,海外充電樁建設有望迎來爆發(fā)式增長,預計 2024-2025 年車樁比存在進一步下降的潛力,預計 2025 年左右車樁比達到1.52,屆時充電樁保有量將達1906 萬臺。
03、2025年海外充電樁市場達到810億元
2025 年海外新增充電樁有望超過 640 萬臺,充電樁市場規(guī)模在 2025 年達到 810 億元。2021 年預計私樁增量 185 萬臺,公樁增量為 12 萬臺,假設私人充電樁單 價為 0.3 萬元/臺,公共交流樁為 0.75 萬元/臺,公共直流樁為 11.52 萬元/臺,2022 年市場空間為 131 億元。海外終端用戶多為私人充電樁不受制于沒有停車位、 居住地物業(yè)不配合的影響,私人充電樁占比持續(xù)維持高位,同時面對 800V 等新快充技術的普及,公共直流樁市占率會進一步擴大,預計 2025 年海外充電樁的市場規(guī)模達到 810 億元,其中直流快充占比 80%,2021 年至 2025 年的復合增速達到76%。
04、充電樁建設淡季不淡
充電樁建設淡季不淡。2023 年 1 月,充電基礎設施增量為 20.2 萬臺,其中公共 充電樁增量同比上漲 34.1%,隨車配建私人充電樁增量持續(xù)上升,同比上升 93.5%。截止 2023 年 1 月,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(shù)量為 541.1 萬臺,同比增加 98.2%。2023 年 1 月,新能源汽車銷量 40.8 萬輛,樁車增量比為 1:2,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能夠基本滿足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(fā)展。
05、充電樁產業(yè)鏈重點問題介紹
1、【海外】認證繁瑣阻礙充電樁出海短期放量
海外認證繁瑣成為充電樁出海最大阻力。國內 GBT 認證相對簡單,海外充電樁規(guī) 范化程度與安全標準較國內更高,認證周期更長,認證費用更高,例如美國 UL 認 證對產品安全、耐環(huán)境性要求相比國內更加嚴格。歐洲 CE 和美國 UL 認證通過后,歐洲各個國家和美國各個洲還有細分認證要求,因此全套產品認證完成需要較長的時間和較大的費用。
2、【海外】充電樁下游客戶分散,B 端銷售渠道仍是重點
充電樁下游客戶分散,B 端銷售渠道仍是重點。國內充電站競爭格局相對穩(wěn)定, top5 充電站占據(jù)大部分市場。海外充電站尚未形成穩(wěn)定格局,美國 top5 充電站 (除特斯拉)占比僅有 36%,海外充電站的建設者主要有政府、電網公司、第三方 充電站運營商、傳統(tǒng)能源商、物流車隊等。美國聯(lián)邦政府 75 億補貼通過各州政府招投標,歐洲各國補貼通過各個國家本地的運營商招投標標,因此充電樁下游客 戶分散,樁企難以通過綁定單一客戶實現(xiàn)出海份額快速提升。充電樁下游客戶分散,因此組建 B 端銷售團隊成為海外客戶開拓的關鍵。
3、【國內】充電站格局固化,綁定大客戶有益于快速放量
Top5 充電站運營商集中度逐漸提高。截止 2023 年 1 月,全國運營商運營公共充電樁數(shù)量快速增加,Top5 運營商運營公共充電站數(shù)量達到 128.7 萬臺,占全國運營商運營數(shù)量的 70.0%。車企和城投成為充電樁建設新驅動力。多家車企布局超快充領域,但下游充電站多為 160kw 充電樁,不能滿足車輛快充需求,因此特斯拉、小鵬、廣汽埃安、蔚 來和理想等車企自己建設超充樁,提高終端車樁充電體驗感,提高車企品牌力。2023 年 2 月 3 日工信部等八部門組織開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先行區(qū)試點工作強調新增公共充電樁(標準樁)與公共領域新能源汽車推廣數(shù)量(標準車)比例力爭達到 1:1。各個地方的城投將成為該政策的主要實施者,地方城投公司聯(lián)合充電樁企業(yè)成立合資公司或通過招投標,共同推動充電樁建設,臺州、潮州、 柳州等多個城市的城投公司與特來電合作成立合資公司;哈爾濱、宿遷、銀川等多地城投公司建設充電站,緩解充電難、充電慢問題。
4、【國內】競爭充分,成本成為首要關注因素
充電模塊自產成為降本關鍵。充電模塊是充電樁核心設備,直接關系到充電樁的效率和使用壽命和充電速度,占整體成本 50%以上,整個充電設備版塊占整體成本近 60%。部分下游企業(yè)開始向上拓展業(yè)務,布局充電模塊業(yè)務,如道通科技,部分上游企業(yè)向下拓展業(yè)務,布局充電樁業(yè)務,如盛弘股份。規(guī)?;兄诔杀鞠陆?。充電樁零部件如充電模塊、功率器件、繼電器、連接器、充電插頭多為標準件,降低標準件成本的有效方式為規(guī)?;a或規(guī)模化采購。 長期來看,頭部企業(yè)有望通過規(guī)?;瘍?yōu)勢,持續(xù)拉開與二線、三線充電樁企業(yè)成本差距。